宝晓辉
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以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则陆续出台,中国金融市场监管进一步严格化、精细化、常态化。长期来看,打破刚兑、规范资金池、去除多层嵌套、控制风险,有助于银行资金业务的良性发展。尤其是监管倡导的理财产品净值化,正是成熟财富管理市场的一大标志。在这一新趋势中抢占先机的银行,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服务与盈利的领先地位。
理财净值化,是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大势所趋。银行需及时审视理财业务结构,结合自身优势和客户资源合理制定发展战略,理顺资金投向,优化产品分级,增强服务能力,培育客户基础,并通过母行与理财子公司以及理财子公司内部的业务协同,推动理财业务顺利转型。
资产管理业务的前生今世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规模占据整个资产管理行业首位。得益于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得到丰富,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势头较好,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作出贡献。但同时出现了杠杆增加、隐形刚兑、期限错配、多层嵌套等问题,加剧了资产泡沫化,增大了经济运行整体风险,也偏离了资产管理的初心。
这需要监管“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2017年11月,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以“打破刚兑、规范资金池、去除多层嵌套、净值化管理”为核心理念,拉开了国内资管行业转型发展的序幕。2018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随后《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先后发布,为资管行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路径,也标志着我国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产管理行业进入新时代。此外,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专门对“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子公司”明确了正式定义和监管规则。
新规下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
解读上述规定不难发现,监管层面对当前资产管理行业中存在的产品界限不清、杠杆失衡、多层嵌套、刚性兑付、监管套利等问题做出了统一规范,意味着行业监管走向成熟,对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提出了新要求。
资管新规的“六要点”
破刚兑。在资管新规要求下,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鼓励市值法计量,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时,偏离度不得超过5%。同时,规定后续理财产品不得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在不同产品间转移本金、收益和风险,并将通过联合惩戒方式将相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禁错配。在资产新规要求下,短期产品期限受到限制,最短不得低于90天,而且要求封闭式和开放式产品期限不得低于非标债权到期日,股权类资产只能由封闭式产品投资,要求每只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禁止存在资金池。杜绝了银行以往通过发行多个短期理财来满足长期项目资金需要的情况,降低了因短期理财收益波动影响长期理财兑付的风险。
除嵌套。根据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变得更“专一”,最多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这有效降低了此前理财资金层层嵌套多个项目,资金流向不明的风险。
降杠杆。在资管新规要求下,产品的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上限受到限制,开放式产品、封闭式公募产品、私募产品(指未分级产品)的负债比例上限分别不得超过140%、200%、200%,分级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40%。计算单只产品总资产时,按照穿透原则合并计算所投资产品的总资产,有效降低了部分理财跌破净值、形成负债的风险。
控分级。按资管新规要求,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均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分级私募产品根据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程度设定分级比例,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3∶1、1∶1、2∶1、2∶1,通过禁止对优先级份额的保本保收益,保障理财项目对投资人一视同仁,保护普通投资者权益。
提门槛。产品按照募集方式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并按照投资范围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合格投资者需满足投资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收入或资产不低于一定金额的条件,并且要求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上市交易的股票,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通过设置投资门槛筛选合格投资者。
资管新规下的门槛变化
资管新规降低了公募理财产品的门槛,间接扩充了理财产品的客户来源。资管新规配套细则调整了公募理财产品起售点,从5万元降至1万元,在当前部分线上互联网理财产品实质零门槛的情况下,下调起售点有利于吸引更多意向投资者,同时保障资管行业公平竞争。在投资者不断成熟的背景下,降低理财产品投资门槛,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可以预期,根据目前资管新规的指导思想,银行理财产品起售金额门槛有望进一步降低。
同时,资管新规对结构性存款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对结构性存款在表内核算、缴纳准备金和存款保险费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只有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的银行才能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将无法通过结构性存款变相高息揽存,实际是将实力不强、风控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银行予以排除,提升了业务经营门槛,有助于结构性存款业务整体更加规范。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影响
银行理财净值化对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
资管新规实施至今,各家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程差异较大。国有银行和城商行业务范围较广,揽储能力相对较强,客户资源较为丰富,团队素质能力过硬,理财净值化转型压力较小,有余力按照资管新规开发优质净值化理财产品以吸引顾客。而对股份制银行和农商银行而言,由于过去长期依赖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揽储,对高利率收益理财产品依赖性较强,衍生金融服务并不完善,风控能力相对欠缺,打破理财刚兑后的净值化转型压力较大。
净值化转型对于银行的盈利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率先完成净值化转型的银行在营收、净利润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例如,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上涨6.81%,净利润上涨10.24%,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上涨8.91%,净利润上涨23.84%,城商行中,北京银行2021年营业收入上涨3.07%,净利润上涨3.45%。
资产新规对金融业整体的影响
影子银行得到控制,金融风险逐步释放。“信用、杠杆、风险”是金融不变的三要素,信用是杠杆的基石,而适当的杠杆有利于盘活经济,加强市场货币流通性,促进经济繁荣。但杠杆也是一柄双刃剑,过高的杠杆容易造成资产泡沫、资金空转,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不确定性风险。
2017年之后,中国进入“强监管、去杠杆”的金融新周期,监管层面集中对金融体系内存在的风险进行防控,宏观调控重心由过去的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向兼顾风险转变,对金融自由化趋势进行了约束,并通过推出“资管新规”对金融市场进行重新规范,集中治理了诸如P2P、互联网存款等高风险项目。
明确落地政策,改善金融环境。虽然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对以往的银行理财体制造成了冲击,但也意味着未知风险的降低。在监管层面明确了理财产品净值化发展方向和新产品发行要求,给银行资管理财业务吃了“定心丸”。在消除了监管不确定因素后,银行有动力推出符合要求的净值化理财产品,并通过率先推出优质净值化理财产品,成功吸引客户、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当净值化成为主流趋势,此类业务与资本市场更为密切的联系,能够切实改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资管新规加速了市面利率分化。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在取消刚兑、杜绝资金池、设定开放式理财产品杠杆上限、调整结构性存款、降低互联网存款规模等一套组合拳之下,那些此前依赖高息揽储发展的银行,将不再具备提供较高收益理财产品的能力。而在理财产品净值化之后,投资者保本思维将逐渐消散,理财产品无风险收益将降低。市面理财产品利率分化的同时,将逐步引导投资者转变投资模式,有利于产生“鲶鱼效应”,为整个市场注入发展新活力。
聚焦产品和风控开展理财业务转型
银行产品端转型策略
拓宽理财产品品类。在资管新规之下,保本理财将退出市场,结构性存款数量也将减少,银行大额存单等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承接市场需求。同时,市场也会产生对低风险、高收益的净值化理财产品的需求,要求银行强化表内负债产品研发能力,提升对衍生工具价格波动的把控水平。此外,为满足低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银行需进一步丰富保本负债工具,例如,将资金配置于高等级信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短期利率债等净值波动较小的资产。
伴随着理财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开始通过购买基金等产品寻求资产保值增值。但这些客户往往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抵抗能力,只想通过承担较低风险,谋求超越存款与纯固收产品的超额收益。因此,以固收标的为基础,增加部分权益类配置的“固收+”产品,将有望受到低风险偏好客户的青睐。相较于纯股票性质理财产品的强进攻性和高风险性,“固收+”理财产品的最大优点是更为稳健,在遭遇市场巨幅波动时,往往回撤幅度更小,而在牛市过程中,又可获得比传统纯债类产品更高的收益。
持续推进净值型理财产品转型。净值化理财产品转型,要求资金投向更加多元化。实际上,净值化并不会蚕食保本产品的市场,纯粹的低风险产品仍可吸引存量客户,同时,净值化使各种风险收益比的产品均可出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列表上,以产品净值为评价标准,使得评价标准更为多元。
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以债券类资产为主。而放眼国际,以美国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其主要投资资产是以股票为主的权益类资产和以债券为主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在资产管理能力有保障的前提下,后者能给予投资者更可观的回报。
可以预计,未来国内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资产配置,将在资管新规推动下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将迎来增加。这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强投研一体化能力建设,投资结构逐步由目前以固定收益类、非标资产类为主向以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为主转变。
银行风控体系转型
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过程中,银行风控体系面临新挑战。在理财产品刚兑时期,监管层面对银行资金流向的监管偏弱,对理财产品资金池去向和多层嵌套要求不完善,银行整体风控主要依赖事后风险监测。
在资管新规要求下,净值化理财产品对银行风控模型和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应当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与资管业务转型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结合市场波动和具体产品特性,对理财资产品种、风险类型进行系统性识别和监测,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搭建专业风控团队。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监测体系,持续提升资管业务风险监测准确性和严密性,提升准确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有序打破刚兑的综合风控能力,为资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并最终促进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
(作者系上海畅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
上一篇:张真源粉丝名,真源粉丝团
下一篇:美国WTI原油期货周五小幅收高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