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元 萌
近日,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四项提名,进入到中国高级别电影奖项的角逐中。
本片由台州华语互联影视有限公司参与制作。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公司负责人、本片监制杜闻伟,请他谈谈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拍摄期间的心路历程。
在电影开拍前的筹备阶段,制片方在心理上首先面临着巨大挑战。
杜闻伟坦言:“关于焦裕禄这一人物题材,近年来不太有人敢接拍,因为1990年李雪健老师主演的电影《焦裕禄》太深入人心了,在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上如何做到向前作看齐,保持作品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难度是很大的。”
为了保证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精准地向观众传达焦裕禄精神,杜闻伟表示,无论是在编剧团队、监制团队,还是在演员的选用上,都要反复斟酌、格外讲究。
他介绍:“本片的编剧高满堂老师,曾担任《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等优秀影视剧的编剧,之前也和我有过合作。本片的主监制焦守云,是焦裕禄的女儿,由她把关确保影片细节的真实性,而我则是本片艺术质量的‘把关人’,负责影片前前后后的统筹工作。”
据他回忆,去年5月主创人员们便专程赶赴河南省兰考县,进行实地采风和创作研讨。在影片的选角上,制片方也再三考量,对演员各方面进行严格考察,最终敲定郭晓东饰演焦裕禄,丁柳元饰演焦裕禄的妻子。
去年10月,影片正式开机,摄制组辗转山东淄博、河南洛阳、河南兰考、宁夏银川、宁夏石嘴山、内蒙古阿拉善等地,历时40余天完成了影片拍摄。
“本片主要根据焦守云的口述回忆改编,以‘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博山生死别’三段时期回顾了焦裕禄的舍己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事迹。”杜闻伟表示,“亮点就在于表现焦裕禄身为儿子、父亲、丈夫的三重身份,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
作为湖北省委宣传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打造的精品项目,本片始终将党性置于首位,塑造出焦裕禄为党、为国、为民服务终生的好干部形象。
“影片的人性之处在于,以焦裕禄子女的视角还原了他与家人相处时的温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回归平凡而又不凡’的焦裕禄。”杜闻伟说,“他的那句‘要一直做个好人’,是每一名中国人都应牢记在心的教诲。”
他说,文艺创作中,没有个性就是没有生命力。“大到叙事结构和节奏,小到演员台词和摄影,本片都力求还原焦裕禄生活年代的原貌,个性化地展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质朴关系。这部片叙事节奏快、镜头灵活多变,能够有效地减少观众的审美疲劳,更易被带入影片所呈现的时代之中。”
在无流量明星加盟、无大量营销宣传的情况下,影片仍以猫眼评分本年度的最高分9.6分,赢得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杜闻伟表示,本片已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四项提名,有望在年底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冲击华语电影最高峰。
明年,台州华语互联影视有限公司将持续发力电影精品创作。一部由《长津湖》编剧赵宁宇创作的现代国际军事题材电影获得吴京青睐,有望执导;还有一部弘扬宋韵文化的古代动作传奇电影《南宋神探》即将开机,该片讲述了南宋大儒朱熹在台州赈灾的故事,由香港著名的洪金宝洪家班子弟创作;还有一部由国家电影局牵头、亚组委唯一授权的反映明年杭州亚运会内容的喜剧电影也在紧张筹备中。
本报记者林 立文/摄
青铜器的制造与利用,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绍兴是2500年前的越国古都,是古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於越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璀璨文明,使之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绍兴出土的青铜器,将古越国的辉煌凝结于青铜之上,是中华青铜器中的珍宝。
台州市博物馆联合绍兴市越中艺术博物馆,将151件(套)涉及越国的青铜礼器、兵器、农业生产工具等藏品,请进了台博展厅,举办於越吉金——越国青铜文化艺术展。
越国青铜器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冶铸业发展密不可分。从历年绍兴出土的青铜器情况看,这一时期的青铜礼器,小而薄,工艺先进,装饰精美,体现了当时的先进国力。越国人把最珍贵的青铜原料用在耕战上,既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快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军备的充实。
越地青铜礼器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中原地区相比较,越国青铜礼器数量更少,因为越国用大量的原始青瓷制品替代了青铜礼器。因而,越地的青铜礼器尤显珍贵。
越地多为水泽地区,近距离肉搏战和战船的使用比中原地区更为普遍,这是越国战事的特征之一。在青铜器中,越国青铜剑最有影响,名闻遐迩。与此同时,越国原始农业的快速发展,促生了先进农工具的出现,青铜农工具成了古越先民垦荒播种、除草收割的得力助手。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6日。前往台州市博物馆,近距离欣赏耕战青铜器具的魅力,感受越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聪明睿智,这样的青铜展,一定能让你从中得到启迪。
有话要说...